论文专区▏国外航海保障体系研究与启示
【编者按:通过对以英国、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国外航海保障体系的研究,重点从组织结构与人员构成、技术支持与主要产品、质量管理与服务体系几方面分析了的国外航海保障体系的先进性,指出其对我国航海保障体系发展的启示之处,提出了我方的改进方向。本文发表在《海洋测绘》2015年第3期上,现编发给朋友们阅读了解。王焕,男,1970年出生,天津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航海书表和航海通告编辑研究。】
文/王焕 张明军 席靓 任宪伟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世界海运大国,航海保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新中国的航海保障事业发展了6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应看到,和一些传统的海洋大国相比,我国在航海保障的能力和水平上还有明显的差距[1]。目前,存在着诸如信息获取手段单一、保障范围局限性很大、航海图书新产品研发不足、产品的售后服务不到位等不足之处。而以英国、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传统海洋大国在航海保障方面具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英国作为一个航海业发展较早的国家,它的航海保障体系是当今最为先进的;美国的航海保障体系经过多年的完善,已经成为高效率的体系;日本在航海保障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它的航海保障体系及其技术一直处在世界前列。这些国家在航海保障方面共同之处是:国家重视和投入巨大;体系完备和运转高效;技术先进和注重研发;产品丰富和服务到位等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会得出许多有益的经验,对于迅速提高我国的航海保障水平是具有指导意义[2]。
二、国外航海保障体系分析
⒈ 英国的航海保障体系
⑴组织结构与人员构成
英国的航海保障主要由英国海道测量局(UKHO)负责。该局于1795年成立于伦敦,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UKHO的组织结构包括源数据处理入库部门、海图制图部门、航海书表生产部门、海洋安全信息中心、档案资料管理部门、印刷部门、培训部门,行政部门等。
目前,UKHO拥有在职人员1000多名,其中少数人员为现役海军军官,绝大多数工作人员为英国国防部雇佣的文职人员。这些人员分别从事资料管理、纸质和数字海图生产、航海书表编辑、航海图书印刷发行以及其他辅助工作。专业人员中许多是具有丰富航海经验的退休船员、船长以及曾经多年从事航海及海道测量工作的海军退役军人[3]。
⑵技术支持和主要产品
UKH的职责是为英国皇家海军及其他英国军事力量提供海道测量方面的支持;提供英国国家职责水域的海道测量服务;为商船及其他民间海上航行人员提供全球产品及优质服务等。UKHO是英国在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以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中的官方代表机构。在有关海道测量事务的国家决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UKHO生产和维护了超过3300幅全球系列海图,以及超过220种航海书表出版物,这些产品均包括电子与纸质两种格式。UKHO在全球重要港口城市设有分销处,各分销处进行一站式的产品销售与服务。目前分销处数量超过100个。
⑶管理体系
UKHO隶属于英国国防部,由国防部长直接领导。负责为英国军队的军事行动提供全球范围的海道测量支持。同时,UKHO与隶属于英国交通部的海事和沿岸警备队(MCA)紧密合作,并协助海事和沿岸警备队进行海道测量方面的保障,以帮助其履行法定职责。
UKHO的内部对于产品质量十分重视,他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数据质量。一切以航海图书的质量为中心。
⒉ 美国的航海保障体系
⑴航海保障体系
美国的航海保障分别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美国海洋服务中心(NOS)、美国海事管理局(MARAD)、美国海岸警备队(USCG)几个部门负责。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ꎬ隶属于美国商务部,是美国政府中管理海洋资源的主要部门。它不仅负责海洋事务,同时还管理大气事务。NOAA的海洋与大气办公室主管美国海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
美国海洋服务中心,隶属于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主要职责是负责搜集、处理和提供海平面与潮流数据、测深数据、海图制图数据(海岸线,水下沉船与障碍物位置,助航设备)、大地控制数据、海岸影像与海岸线数据、海岸监测与评估数据。
美国海事管理局,隶属美国交通部,主要职责是维护和推动美国海运的发展,并能在战争期间有能力为海军服务。
美国海岸警备队,是军事化的多功能海上服务部队,主要担负港口安全服务保卫、导航辅助、搜索与救援、缉毒等工作。归运输部领导,战时由海军指挥,担负海上运输舰队护航,执行反潜任务,为海军舰只提供舰员等。
⑵主要航海图书产品
目前,美国共出版航海图约4700余幅,其他种类图,860余幅。美版海图出版周期为6个月~12年,平均2.5年。美版海图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以及美国海洋服务中心出版,另外美国国防部制图局(DMA)、美国海岸警卫队也有自己的产品。美国海洋服务中心负责美国近海海域及大湖地区的测量和制图作业。除美国海洋服务中心的测量船队外,美国海岸警卫队、陆军工程兵部、海军海洋调查局,以及港口管理机构,也为编制航海图、海洋基础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数据,海员、海岸志愿人员也有报告海事变化的义务和行动[4]。
美版航海书表与英版类似,美版航路指南由两个部门出版,国防制图局负责除美国海域外世界其他海域的航路指南出版,目前共有47本,其中包含10本世界分区计划(航线)指南。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负责美国海域航路指南出版,目前共有9本。
⒊ 日本的航海保障体系
日本沿海航路狭窄,地形、气象、海况、潮流等情况复杂,加上海上运输、渔业、海上娱乐等活动的影响,使得日本周边海域船舶航行环境非常复杂。在如此复杂的海域内,日本的船舶交通事故率相对较小,其航海保障体系的先进性与全面性发挥了重要作用[5]。
⑴日本航海保障的组织结构
日本的国土交通省是涉海相关的最高级别政府职能部门,国土交通省的附属机关海上保安厅(JCG)是日本为维持海上安全及治安而设置的行政机关。其主要职能是海难救助、交通安全、防灾及环境保全、治安维持、海洋权益保护等。
在人员方面,JCG的所有海上保安官需经过海上保安学校或海上保安大学校的入学选拔,培养选拔以及岗位选拔。这两所学校设置的专业几乎涵盖了所有涉海方向的学科门类。
⑵技术支持
海上保安试验研究中心是JCG的权威海事装备研发、应用与检测机构。它为JCG提供了海事装备研究、开发与检验到海上通信电子信息的分析与检验的全系列海事装备与业务的研发与检验。
⑶管理体系
JCG是日本整个航海保障体系的主要职能和执法部门,负责建立和管理日本航海保障系统,并负责航海保障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日本海上交通中心共设7处,分别提供海上交通所需信息,包括气象信息和船舶动态,以及基于日本国内法律条款的大型船舶在航路上安全航行交通管理服务,确保在交通拥挤及航行难度较大水域中的船舶安全和海上交通的通畅。
三、国外航海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以英国、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国外航海保障体系的分析研究,特别是管理服务体制及先进软硬件应用技术的分析研究,可为我国航海保障体系建设提供相关的参考范例,对提高我国航海保障体系的建设质量和水平提供借鉴。
⒈ 航海保障管理体系方面
⑴进一步整合、共享航海保障各类资源
我国目前从事海洋管理和航海保障的部门众多,管理职能存在重叠和管理盲区。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建设多头重复建设,已经取得的信息不能完全实现共享。因此我国航海保障应该有效利用电子通信技术手段,建立各类海洋信息的整合与共享机制,同时实现各类航海保障相关资源整合与共享。
⑵建设专门的航海保障装备研发检测机构,提升我国航海保障技术自主研发能力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航海保障装备研发与检测的官方权威机构。这使得我国在航海保障装备的研发与检测缺乏技术支撑。因此,我国航海保障体系建设中应建立相应的装备研发机构,提高航海保障装备的研发与检测能力,以支持航海保障科技及相关业务能力,为航海保障技术进步提供科技保障基础。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海上设备硬件开发商和制造商,核心技术积累薄弱,影响了装备的选择与使用,制约了我国航海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应大力鼓励技术创新与自主研发,加大在航海保障的装备技术产品研发与制造上的投入,争取形成航海保障相关产品的产业链ꎬ改变依靠国外进口的局面。
⒉ 航海图书保障方面
⑴提高航海图书生产网络化、信息化水平
我国目前的航海图书生产体系中的网络化、信息化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网络在航海图书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充分,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还不够完全[6-7]。
⑵加快基于数据库的海图一体化生产体系建设
目前,以数据库驱动的制图生产模式代表了制图领域发展的方向,它可以快速实现基于文件到基于数据库的海图产品生产模式的转变,减少数据冗余和重复劳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同时还有利于数据交换共享,提高数据的利用率,查询也快捷方便。通过共同的数据库建设,能够实现信息整合[8-10]。
⑶提高技术人员的航海知识水平
我国从事航海图书出版的技术人员缺乏在舰船上工作的经历,实践经验不足,航海图书产品的针对性不够强。要有计划地安排技术人员上舰船实习,同时要雇用一些退休的老船长从事航路指南编辑工作。随时掌握海上航行对图书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完善制图及书表产品,使其更好的保障航行安全[11]。
⑷引进先进设备,降低海图印刷成本投入
学习UKHO按需印刷的理念,根据实际订单量合理计算印刷成本,引进高速喷墨印刷设备满足小批量海图生产。这样既可以减少航海图书产品的库存,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又可以减少航海图书保管和销售部门定期改正航海图书的工作量,减少人员和维护方面的成本。
⑸改革航海图书的品种结构[12]
在增加完善航海图书品种上分几个步骤下功夫。首先解决有无的问题,然后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探索出适合用户使用的新的种类的航海图书。
⑹继续加大与航海保障技术先进国家交流的范围和深度
建立定期的技术交流机制,每年安排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参加学习交流,加以消化和吸收,建立符合我国特色的航海保障技术和机制。
⒊ 航海保障人才培养方面
⑴加强人才选拔和院校培养,培养高水平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从事航海保障的人员应当经过专业院校的入学选拔、培养选拔(培养过程中淘汰不适合学生)以及岗位选拔(把优秀毕业生选送到适合他们的航海保障岗位)。从事航海保障专业培养的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当包括航海、航行支援、海上通信、海警、航空、海洋科学、紧急救援、海洋装备等方向,尽量涵盖了所有涉海方向的学科门类。
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实用性人才
我国的航海保障专门人才比较缺乏。应该立足各大航海保障中心,积极与知名的海事院校进行合作,建立合理的教育培训模式,如“知识学习+专业实践”等,开设航海保障相关学科专业,培养航海保障通信、测绘、助航设施等方面的专业高级人才。
⑶加强岗位的交流,培养复合型人才
加强人员的交流轮岗,保证知识结构的多样化。以海图制图人员为例,争取实现不同岗位人员经常流动,促使制图人员的知识体系向全面化发展,这样使得作业人员能够了解本职岗位以外的其他相关技术与作业流程,实现作业人员知识结构的多样化。
四、结束语
英国、美国和日本的航海保障体系可以代表国外航海保障体系的先进方向。我国的航海保障发展时间较短,还有许多方面急待提高。以适应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对海运的需求。应当着重从整合航海保障的各类资源,建设专门的保障装备研发机构,提升航海保障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提高航海图书产品质量和完善售后服务,强航海保障人才培养这几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的成熟的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改进的方法,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的航海保障体系,应当是提高我国航海保障能力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李静.加快推进航海图书保障创新发展的思考[C]//海图技术与发展论文集.天津: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2012:1-3.
[2]元建胜,马宏达.国际海道测量发展新趋势[J].海洋测绘,2012,32(4):1-5.
[3]马兰,郭思海,宋海英,等。国外主要海道测量机构重组原因分析[J].海洋测绘,2012,32(6):76-78.
[4]马兰,刘秋生.英美航海图书服务的现状分析[J].中国海事,2010(3):65-68.
[5]项珏,吴敌,张杏谷,等.日本航海保障体系研究与启示[J].中国海事,2014(9):57-60.
[6]凌勇,孙万民.数字技术对海图生产方法的影响[J].海洋测绘,2003,23(5):44-47.
[7]宁方辉,韩范畴,李明辉.海洋地理信息产品远程保障模式研究[J].海洋测绘,2012,32(2):25-27.
[8]韩范畴,李春菊,贾建军.海洋测绘数据库支撑下的航海图书生产与保障[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0,27(3):213-216.
[9]彭认灿,郭立新,陈子澎.数字海图更新方法综述[J].航海技术,2005(2):35-37.
[10]郑克斌,翟国君,赵立霞.海洋测绘成果质量控制的探讨[J].海洋测绘,2014,34(2):66-68.
[11]周晖.我国航海资料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探讨[J].航海技术,2009(5):69-71.
[12]王会平.中国官方海图出版及其发展[J]水运管理,2011,33(12):14-16.
■论文专区的文章均为在《海洋测绘》上刊发的论文,若其他公众平台转载,请备注论文作者,并说明文章来源,版权归《海洋测绘》所有。